美双方官宣!特朗普正式将中国关税期限延长90天到11月10日!
当地时间8月1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将对中国商品的24%额外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。
几乎同一时间,北京也亮出对等回应——自8月12日12时01分起,对原产于美国的24%加征关税同样暂停90天,但10%的关税依旧保留。
具体而言,根据双方联合声明:
美方:继续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对中国(含港澳)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,自8月12日起再次暂停24%关税90天,同时保留剩余10%的关税。
中方:继续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中对美国商品加征从价关税的实施,自8月12日起暂停24%关税90天,同时保留10%关税;并根据日内瓦联合声明的商定,采取或维持必要措施,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。
简而言之,双方再次暂停实施24%的关税90天(至11月10日),保留剩余10%的关税。
在北京时间8月12日中午12点01分关税期限即将到期的前几个小时,特朗普签署了行政命令。这一操作极具 “特朗普式谈判风格” 的典型特征 —— 故意吊足各方胃口,非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揭晓结果。
目前,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正面临着30%的关税加征,这30%的关税构成清晰,其中包含10%的对等关税,另外20%则是特朗普在今年2月和3月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加征的。
对于中美贸易关系,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・贝森特对外释放积极信号,称华盛顿方面已经做好与中国达成协议的准备,并且他对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前景 “持乐观态度”。
不过,特朗普的态度却有所不同。周日,他敦促中国做出更多让步,尤其明确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提升至原来的三倍。而在上周接受CNBC采访时,特朗普还曾表示,美国和中国即将达成贸易协议,若协议能顺利达成,他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与中国举行会面。
8月7日(周四),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·卢特尼克(Howard Lutnick)在接受采访时,通报了中美贸易协议的最新进展。他透露,特朗普总统极有可能将贸易休战期限再延长90天。当被记者问到中美贸易休战期限是否会延长时,卢特尼克明确回应:“我认为会的。”
特朗普的贸易和制造业高级顾问纳瓦罗(Peter Navarro)也表达了类似观点,他认为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新关税的可能性不大,因为提高关税很可能会对美国自身利益造成损害。纳瓦罗在周三对记者表示:“先看看后续情况如何发展。目前我们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已经超过50%,我们可不想最后伤到自己。”
而对跨境卖家来说,24%关税的暂停意义重大:在黑五、圣诞等秋冬旺季的备货阶段,中低毛利品类的单位成本压力得到明显缓解,企业在定价和促销策略上也有了更灵活的操作空间。不过,仍保留的10%关税仍在挤压利润,特别是那些体积大、运费高的品类,卖家需要借助产品优化、组合销售等手段来分摊成本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一政策仅有效期90天,刚好覆盖秋冬旺季。但如果年底相关谈判未能达成共识,关税恢复甚至加码的情况可能出现,届时库存和价格体系都将面临被动调整的风险。
回顾中美互加高关税以来的历程,双方一共进行了三次会谈。第一次会谈在5月于瑞士举行,当时美国做出让步,取消了91%的关税,中国随即也取消了91%的反制关税。第二次会谈于6月在伦敦展开,美国放宽了喷气发动机零部件、乙烷、芯片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,中国则放宽了部分民用稀土的出口管制。第三次会谈在7月的瑞典进行,此次会谈结果只是维持现状,双方用一天半的谈判时间,仅换来24%关税延期90天,没有实质性突破,也没有哪一方做出明显让步,更像是给这场贸易战按下了暂停键。
而这一连串节奏也意味着,关税问题的核心矛盾并未解除,只是进入了短暂的缓冲期。或许,这是一场互释善意的政策让步;但从跨境卖家的角度,它更像是旺季前抛向市场的一颗定时球——既要利用窗口期加快布局,也必须为随时可能的反转保留充足的回旋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