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独加征只针对中国!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加征125%关税,立即生效!
并且他还表示,基于超过75个国家已致电联系美国进行谈判,并且没有以任何方式或形式报复美国,美国将暂停对这些国家90天的加征关税措施,并在此期间大幅降低10%的对等关税,同样也是立即生效。
这一关税政策变动不仅是特朗普针对中国对美加征84%关税的反击,更是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的“号角声”。
中美关税博弈回顾
让我们一同回溯2025年中美贸易战的发展历程:
2025年2月,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,自2月4日起,对原产于中国的全部进口商品加征10%的关税,同时取消T86免税政策。然而,由于海关面临的压力急剧增大,暂停了取消T86免税政策这一举措。
2025年3月,美国以“芬太尼问题”作为借口,对外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%的关税。至此,累计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总税率攀升至20%,并且还推出了所谓的“对等关税”政策。
2025年4月2日,特朗普正式签署“对等关税”相关行政命令。此命令宣布,美国将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,包括中国,加征10%的“基准关税”以及额外关税。其中对原产于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%的额外关税,累计对华加征总税率升至54%,并决定于5月2日正式终止T86免税政策。
面对美国的一系列不合理举措,我国迅速做出反制行动,明确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%的额外关税。
就在当月7日,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平台TruthSocial上发布消息声称,如果中国不取消加征的34%报复性关税,那么从4月9日起,美国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再加征50%的关税,对华关税总税率或攀升至104%。
此后,尽管特朗普多次表示自己正在“等待”中国主动联系,还十分“自信”地觉得中国也迫切希望与美国就贸易问题展开磋商。但我国外交部和商务部给出的回应态度始终坚定强硬,表示已做好充分准备“奉陪到底”。
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零点(即北京时间4月9日中午12点),美国累计对华加征104%的额外关税正式开始生效。不仅如此,美国还进一步提高了原本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的跨境产品在“小额豁免政策”失效后所需缴纳的关税税率以及相关费用。
面对美国一系列不合理的贸易举措,在北京时间4月9日15点,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《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》白皮书,以此作出有力回应。中国明确,若美方执意进一步升级经贸限制,中方将毫不犹豫坚决反制,奉陪到底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白皮书》中也提到了我国关于对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看法,认为美国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不了自身问题,还会破坏中美经贸合作和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:
与此同时,4月9日晚我国再施强硬反制,宣布对原产美国进口商品再加征50%关税,累计税率达84%,并决定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升级对华关税措施。
历史与事实证明,美提高关税无法解决自身问题,反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、推高通胀压力、削弱产业基础、加大经济衰退风险,最终自食恶果。
关税风暴下的跨境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
中美“边打边谈”,跨境电商从业者最先“挨揍”。
此前累计加征税率突破104%关税,我国出口美国市场的跨境卖家首当其冲遭受重击。
首先是跨境物流成本上涨
其次是关税政策反复影响下的美线货物停滞
据业内物流人士透露,中国运往美国的货量已有近40%因新关税政策暂停出货,预计跨境电商将因成本上升出货量暴跌约五成。其中,钢铁、铝制品、化工品、轮胎等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受到了最大的冲击。
此外还有业内爆料称,不少向美国出口产品的外贸工厂也发布了“停工”消息,部分跨境企业甚至已经宣布将即刻进行裁员。
面对新一轮税率高达125%的加征关税,这些大卖是否会再次进行调整,目前还犹未可知。
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这场贸易战不会有“赢家”。短期来看,中美贸易可能开启“边打边谈”的模式,对跨境电商行业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造成不小的影响。但长期而言,经济全球化依旧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,美国想要争夺的更像是在这一大趋势下的“话语权”。
鉴于美国关税政策的“反复性”,跨境卖家们还需多加关注其最新变化,以随机而动。